歌劇《鑒真東渡》國內(nèi)首演 講述中日文化交流往事
中新社北京2月6日電 (記者 高凱)講述中國唐代高僧鑒真六次東渡日本弘揚佛法故事的歌劇《鑒真東渡》2月5、6日連續(xù)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是該劇繼去年12月在日本成功首演后,在國內(nèi)舞臺首度亮相。
歌劇《鑒真東渡》中,大唐天寶元年日本僧人榮睿和普照受遣,來中國邀請高僧前往東瀛弘揚佛法。鑒真應邀決意東渡,卻受弟子們的極力阻攔,但他不為所動,毅然啟程,其間六次出海,歷經(jīng)千辛萬苦,雙目失明后依然不屈不撓,終于到達東瀛弘揚佛法,傳播大唐文化。
該劇由作曲家唐建平作曲,編劇馮柏銘、馮必烈父子聯(lián)手撰寫劇本,導演邢時苗執(zhí)導,世界著名男低音演員田浩江出演鑒真,青年歌唱家薛皓垠飾演日本遣唐僧榮睿,女高音歌唱家柯綠娃飾演鑒真的女弟子靜海。
邢時苗坦言,用西洋歌劇手法呈現(xiàn)一段東方歷史傳奇有一定的難度。該劇主創(chuàng)先后多次訪問揚州以及日本的唐津、京都、奈良等地,參觀和拜訪了“唐招提寺”“東大寺”等鑒真?zhèn)鞯朗跇I(yè)和生活居住的地方。最終經(jīng)過3年打磨、6易其稿,將跨越10多年的東渡歷史濃縮在《幻?!贰对负!贰睹院!贰队X?!贰缎暮!贰痘酆!?個頗具禪意的篇章中。
《鑒真東渡》講述一個僧人的歷險,缺乏慣有的戲劇沖突,對此,邢時苗稱,淡化情節(jié)沖突乃有意為之,《鑒真東渡》偏重于人性、心理的刻畫,放棄世俗之愛,將鑒真東渡上升為世間大愛的高度,“我們希望能達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作曲家唐建平說:“這部歌劇因為題材原因,融入了大量佛教音樂元素,并借鑒江蘇民歌。特別是在歌劇中穿插的東方古典器樂演奏,無論是日本古箏與中國現(xiàn)代古箏的協(xié)奏,還是日本"三字經(jīng)"《難波津》的元素使用都起到了貫通古今、勾連中日的作用,為西洋歌劇增添了東方色彩”。
該劇的另一大看點是來自揚州大明寺的仁如法師?!惰b真東渡》中,仁如法師全程坐在舞臺一側的蓮花座上吟誦《四智贊》《不動尊咒》《心經(jīng)》等佛經(jīng)法典。裊裊梵音,不僅強化了東渡弘法的特征,更對劇情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推動作用。
仁如法師表示,他除了為歌劇的宗教儀軌方面“把關”外,還將佛教中的“手印”等有特殊意義的表達方式融入藝術表現(xiàn)形式,而其誦經(jīng)也與樂隊演奏、甚至歌唱交相呼應?!霸阼b真一度對東渡產(chǎn)生彷徨時,誦經(jīng)起到了堅其心志的作用,因此這一"角色"的設置,既新穎又令人信服”。
《鑒真東渡》自2016年12月20日起在日本東京、奈良和京都舉辦五場演出,得到日本各界好評。此番回國上演,邢時苗坦言,劇組特意對舞美、燈光甚至臺詞做了10多處調(diào)整。
據(jù)悉,歌劇《鑒真東渡》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后,還將參加第三屆中國歌劇節(jié)。
http://news.hexun.com/2017-02-06/18801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