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袜美腿一区二区_亚洲一级黄色电影_欧美性爱在线视频_一本无码字幕在线人妻少妇

第十一屆中日媒體人士對話會議在東京圓滿舉行


10月25日,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日本日中媒體人士對話會議執(zhí)行委員會主辦的第十一屆中日媒體人士對話會議在東京舉辦報告晚餐會。中方代表團長高岸明,日方代表團長田勢康弘總結匯報了兩天的討論成果。中國駐日本公使劉少賓致辭、日本共同社社長福山正喜致祝酒詞。包括共同社、朝日新聞、NHK在內的日本媒體高層人士參加晚餐會。

中國駐日本公使劉少賓在致辭中說,兩國與會媒體圍繞會議主題議題,進行了深入坦誠交流,達成了多項共識、實現(xiàn)了會議目的。劉少賓指出:發(fā)展健康穩(wěn)定的中日關系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利益。中日媒體對話會議是宣傳、研討和促進中日交流的重要平臺。在過去的歲月中,兩國媒體為中日關系重建發(fā)展付出了汗水和心血,在今天中日關系處在改善發(fā)展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更需要媒體貢獻智慧和力量。劉少賓衷心期待雙方把對話會議的成果和共識落到實處,不斷為中日關系傳播客觀積極聲音,為中日關系改善作出積極貢獻。

中日媒體人士對話會議迄今已經舉辦了十一屆。本屆會議在日本進行,有兩個主要對話議題:一、在增加了解的基礎上,中日媒體今后應如何進一步深化溝通效果?二、在推進中日務實合作,促進兩國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方面,兩國媒體應發(fā)揮怎樣的作用?


與會中方媒體人士

中方參會人員分別為:中國日報副總編輯、中方主席高岸明,中國新聞社總編輯王曉暉,上海東方網總裁、總編輯徐世平,環(huán)球時報社副總編輯孟宇紅,中央電視臺新聞欄目主持人白巖松,新華社高級編輯和時事評論員吳學蘭,中國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員金瑩,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報道組組長、節(jié)目主持人魯健。

日方參會人員分別為: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日方主席田勢康弘、朝日電視政治部長伊井忠義、NHK報道局國際部副部長奧谷龍?zhí)?、共同社論說委員長杉田弘毅、讀賣新聞編輯局國際部竹內誠一郎、日本Politas網站總編津田大介、拓殖大學海外事情研究所教授富坂聰、日本8 Bit News網站主辦人堀潤、東京大學政策研究中心講師三浦瑠麗。


程永華大使接見與會中方媒體人士


會議期間,中方與會人員還前往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受到了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的親切接見。

大家抱著積極為中日關系穩(wěn)定發(fā)展、推進兩國媒體合作的心情,經過兩天充實而又緊湊的對話,積極參與了發(fā)言和討論。

中日雙方之間的對話有三個特點:

一是坦誠:沒有回避矛盾和問題,而是清晰而又坦誠地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便于雙方真正了解對方的意見;

二是理性:盡管存在分歧,但雙方能夠理性面對,深入剖析背后的原因,相互尊重,求同存異,氣氛是友好的;

三是建設性:雙方不僅坦誠提出各自看法,理性分析異同,而且提出了建設性的、具體的、可操作的辦法,既務虛,也務實。

中方提出了很多建議,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得到了日方的積極回饋。

首先,中日作為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又是為近鄰,發(fā)展穩(wěn)定、友好、互惠互利的關系,不僅有利于兩國人民的福祉,更有利于地區(qū)與亞洲的穩(wěn)定及世界和平。兩國國民均應拓展與深化對對方的認知,調整心態(tài)與情緒,改變預期,超越自己,把握大局,著眼長遠,尋求共同利益,開展良性互動,努力向好,至少不要惡化。在這一過程中,媒體的作用至關重要。

其次,目前中日政治氛圍不佳是事實,而且短期難言實質性改善,但兩國民間交流積淀深厚,經貿合作體量巨大。雙方應進一步拓寬民間交流,尤其應鼓勵年輕人多走動,增進相互理解和互信;兩國經濟互補性勝于競爭性,合作潛力大,應努力開發(fā)新的增長點;兩國媒體可取長補短,開展務實合作。

第三,媒體是兩國公眾了解對方的重要信息來源,責任重大。媒體應注重雙方利益交匯點,做大共同點,妥善把握分歧點。對于對方的報道,要努力做到冷靜、客觀、全面、平衡。媒體應保持定力,把握大局和主流,相互學習,克服各自不足。媒體應避免新聞與言論的平庸化、低智化、簡單化、極端化和娛樂化,真正發(fā)揮“錨”的作用,或解惑釋疑,或發(fā)出警醒,努力提升兩國國民互信、凝聚人心、提升正能量、推動雙向交流,做好“導游”;而不應煽動輿論,火上澆油。媒體要擺脫商業(yè)至上主義,真正付諸實際行動,而不能停留在對話桌上。

下一屆即第十二屆中日媒體人士對話會議將在中國舉行。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27/c_129339957.htm